编者按:1998年,随着首批公募基金公司获批成立,首批封闭式基金成功上市,中国基金业开启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跨越式发展。如今25年过去,公募基金管理规模扩大至27万亿元,成员机构扩充至156家,不同类型产品积极创新、百花齐放,也逐步通过基金投顾、基金直播等进一步大众化、普及化,成为当下普惠金融的重要载体。北京商报基金券商频道尝试以25个关键词对公募基金行业这25年进行记录,也对下一个25年展开想象。
舶来品ETF落地生根
(资料图)
1993年,美国股票交易所推出的SPDR成为市场第一只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以下简称"ETF")。八年后,ETF的风吹向了东方。2001年,上交所战略发展委员会在研究产品创新时,首次提出了关于ETF的设想。2002年7月1日,上交所推出上证180指数,一年多后的2004年1月2日,上证50指数也宣布诞生,为ETF的落地、展业打足了基础。2004年12月30日,我国第一只ETF——上证50ETF正式成立,由华夏基金管理。
转眼来到2013年,ETF已成为公募基金公司重点创新的领域之一。彼时,黄金ETF、债券ETF和跨境ETF相继获批,一类又一类ETF创新产品接连问世。2013年4月25日,国泰基金推出首只跨境ETF——国泰纳斯达克100ETF,唤起投资者对海外指数表现的期待。2013年7月18日,首批黄金ETF——华安黄金易ETF、国泰黄金ETF成立,将硬通货黄金与ETF连接到了一起。2015年,上证50ETF期权上市交易,成为ETF领域的又一大突破创新。
相比投资某只个股,ETF作为布局一揽子股票的工具,具有低成本、高效率、高透明度等特征,满足了多数投资者跟踪相关指数走势的投资需求,被不少基民看好。这一特点也成为市场持续推进ETF的缘由所在。
如今,ETF从开闸起步至今已然走过18个年头,2005年末ETF刚刚起步时总规模为66.03亿元,在此后十年间迎来了迅猛发展,2010年末已达715.57亿元。截至2022年年末,国内ETF总规模达到1.62万亿元,在全市场公募基金占比近6%。不难看出,如今ETF已成为公募基金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FOF助力个人养老
同样作为舶来品,FOF入场后,不仅迅速适应我国的生长土壤,相关产品更迎来了本土化创新。1985年3月,先锋集团率先推出美国市场第一只真正意义上的公募FOF产品,随着海外FOF的迅速发展以及国内公募基金行业的逐步成熟,我国的公募FOF也在近年来被提上日程。2014年,证监会发布了《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行管理办法》,首次提出了公募FOF的概念,从此确立了公募FOF的地位。2017年9月,首批6只普通型FOF崭露头角,并相继于同年10月、11月成立。
在百嘉基金董事、副总经理王群航看来,公募FOF具有天然的、独特的、重要的核心优势,使得公募FOF具有了非常优越的市场发展潜力。例如,公募FOF投资标的整体质地良好,安全性相对更高一筹,增加了一层风险防范与分散的安全垫;专业化的资产管理叠加专业化的资产管理,能对风险和收益做更高一个层级的二次平滑,同时也具有良好的流动性。
伴随着近年来老龄化的日益突出,养老保障三支柱体系的搭建被提上日程,养老金理财逐渐成为抓手,公募FOF也在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2018年8月,首批14家基金公司获准发行养老FOF。截至2023年3月21日,市场上已成立了344只养老FOF(份额合并计算),总规模1722.31亿元。截至3月21日,多只成立超三年的养老FOF面市以来的收益率超过20%,最高达到52.9%。
2022年11月18日,证监会发布首批个人养老金基金名录,129只养老FOFY类份额被纳入其中。作为个人养老金基金的代表产品,FOF在未来个人养老中扮演的角色不言而喻。
基金投顾开启"买方时代"
随着行业飞速发展,也有越来越多个人投资者涉足基金投资领域进行财富管理,国民理财也因此被推上高点,但事实上,急于求成的心态和"追涨杀跌"的操作一度令部分基民的持基体验感并不好,"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也因此成为个人投资者的痛点。
在这一背景下,2019年10月24日证监会印发《关于做好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顾问业务试点工作的通知》,这意味着投顾服务从"卖方时代"大步跨入"买方时代"。易方达基金、南方基金、华夏财富、嘉实财富、中欧财富饮"头啖汤",于2019年10月25日成为首批获得基金投顾试点资格的5家机构。2019年12月至2020年2月,先后又有3家独立基金销售机构、3家银行以及7家证券公司获得投顾试点资格。
直至2021年6-7月,分别有22家证券公司以及20家基金及基金子公司获得基金投顾试点资格备案函,投顾试点机构迎来第二波大扩容。随着基金投顾服务机构增多,覆盖客户量也不断扩展。
近期的一篇行业报告将基金投顾试点三年来的成就公之于众。2023年3月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与蚂蚁集团研究院联合发布了《投顾业务的全球实践与中国展望》。该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9月底,共有60家机构获得了基金投顾试点资格,其中54家试点机构已经展业,涉及440万个账户,95%为小微账户,管理规模合计已接近1200亿元。
基金营销、调研搬进直播间
2020年,新冠疫情的突然到来,让各行各业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在这一时期,基金传统营销模式无法在线下正常展开,各个环节更受到掣肘。但彼时,一个属于基金直播的大时代已悄然开启。
2020年5月,支付宝开放理财直播,基金公司纷纷入场。事实上,2020年以前,已有部分基金管理人涉足直播领域,如博时基金、嘉实基金等曾在千聊、映客等平台进行直播。而在2020年后,市场才真正地掀起了直播浪潮,各家基金管理人紧抓直播风口,搬出自家"天团"争相上场同台竞技。
三年过去,直播已然成为基金公司当下的常态化营销方式,基金直播的热度也并未消退,甚至有了更多新玩法。越来越多的基金经理通过直播的方式进行现场调研,力求让投资者了解基金经理的工作日常以及调研内容。2023年3月,我国首场基金经理海外直播调研上线,基金经理胡超展示了在越南胡志明市为期5天的调研,调研内容包括商场、交易所和楼市港口等地,解答投资者各式问题,赚足了眼球。
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内蒙古银行研究发展部总经理杨海平表示,直播在基金行业更规范、更成熟地应用,将对投资者教育,宣传和普及金融知识,引导正确的投资理念,对投资全过程陪伴与沟通,获客、活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也将在营销和品牌宣传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但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为避免行业乱象,2021年5月27日,中国基金业协会发布《公募基金直播业务专题讨论会会议纪要》,从四大方面对基金直播存在的问题作出规范,为基金直播拉紧了准绳。如今,在轻松、有趣的直播间内,在规范、专业的讲解中,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逐步了解到公募基金的方方面面。
公募REITs多元展业
2020年4月30日,中国证监会、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相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基础设施公募REITs试点正式启航。
为填补公募基金投资不动产设施的空白,发挥好资本市场的枢纽作用、盘活存量基础设施资产、丰富资本市场品种,2020年8月7日,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公募REITs试点"靴子"落地。
随后,一系列政策制度的出台,也为基础设施公募REITs产品的顺利推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一年后,首批产品新鲜出炉。2021年5月17日晚,沪深两所及证监会发布公告,首批9单基础设施公募REITs项目正式获批。
在首批产品领跑的背景下,近两年公募REITs获批、上市也逐渐常态化。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当前,已有27只公募REITs获批,并有25只产品成功上市。此外,截至2022年末,在数据可取得的24只公募REITs中,有20只产品的基金份额超过5亿份。
为满足投资者需求,监管部门也开始大力推进公募REITs扩募。2022年9月27日,华安张江光大REIT、中金普洛斯REIT、富国首创水务REIT、博时蛇口产园REIT、红土盐田港REIT5只公募REITs相继发布拟申请扩募并新购入基础设施项目公告。截至2023年3月22日,据沪深两所官网显示,中金普洛斯REIT、华安张江光大REIT等产品的扩募申请已获得反馈。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公募REITs不仅局限于产品扩容,更向多元品类延伸,如今,保租房、新能源领域均能看到它们的身影。截至2023年3月,已上市的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达到了4只。2023年3月,市场首批2只新能源REITs也已正式获批。
华林证券资管部董事总经理贾志表示,公募REITs的扩容、展业,反映了市场对其的认可。公募REITs产品的项目标的资产质量好,有良好的现金流,分红稳定,是很好的长线投资品种。目前的REITs产品涉及了园区、高速、公共设施等领域,今后会有更多领域可以覆盖,在优势领域中也会有更多优质标的被挖掘。"公募REITs开局良好,后续会有更大的空间。"贾志展望道。
北京商报记者刘宇阳郝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