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宁5月21日电(记者张子琪)“啪嗒,啪嗒……”在一间图文广告店里,马博文坐在电脑前,慢慢拖动鼠标、敲击键盘,他在为一家店铺设计门头。
28岁的马博文家住青海省西宁市。“因小脑萎缩,快10岁的时候,全家只有我还没上过学。”马博文说,自己渴望校园生活,想和其他孩子一样去普通学校读书,“虽然身体有残疾,但除此之外,我认为大家都是一样的。”
(相关资料图)
5月18日,马博文(右一)在教伙伴电脑操作技巧。新华社记者 张子琪 摄
“上学时确实吃了不少苦,但我是快乐的,因为努力了,才会有希望!”马博文从一点一滴学起,抱着不放弃的态度,他一路从小学念到大专毕业。“大专学信息技术专业,有平面设计的课程,加上勤工俭学时在广告公司实习的经历,我觉得可以胜任这份工作。”
2021年,马博文向残联咨询残疾人就业创业政策,得知西宁市城中区残联劳动就业服务中心正在为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提供临街铺面的消息。“不仅免了房租、水电等费用,还帮我购置了打印机等设备,解决了后顾之忧。”马博文说。
5月18日,马博文在自己的图文广告店铺为顾客复印材料。新华社记者 张子琪 摄
西宁市城中区残联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陈婷介绍,本着“促进残疾人就业,保障残疾人权益”的服务理念,中心将一楼7间临街房屋无偿提供给残障人士,作为创业、就业铺面使用,减轻他们的创业压力。同时为就业困难的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辅助性就业岗位。
来到西宁市龙泰社区一家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近500平方米的房间里,十几名残障人士正在分装餐具包,他们分工明确,工作井然有序。
“最近订单多,基本每周工作日都有活干,每天工作大约3个小时,累了大家就聊聊天,或在康复区锻炼一会儿。”31岁的王雅婷患有肢体残疾,一年前她和爱人都在这找到了工作,“忙点好!感觉生活更有奔头了。”
5月18日,在龙泰社区一家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残障人士在分装餐具包。新华社记者 张子琪 摄
近年来,西宁市大力推进残疾人就业创业与新业态新模式有机融合。西宁市残联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张妍玲说:“以日间照料中心、残疾人之家等为主阵地,重点发展一批以智力、精神为主要人群的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全市194名残疾人在18所辅助性就业机构参与就业。”
“去年有近2万元收入,给家人买了礼物。再努努力,争取将来买套房子,有个属于自己的小家。”谈到未来的规划,马博文开心地笑了。
属于他们的精彩人生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