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于8月24日下午启动福岛核污水排海,引发全球持续广泛关注和热议,包括中国在内的周边国家和国际社会,对一意孤行、自私自利的日方行为表示强烈愤慨。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而在愤慨之余,也有不明就里的民众陷入恐慌。尤其受到韩国等部分海外市场出现食盐抢购消息影响,国内部分地区有市民开始囤盐。
面对风险和危险,恐惧是人类的天性,但慌张不是,慌张皆因准备不足。
福岛核污水排海,日本以一己私利凌驾于全球民众的长远福祉之上,把核污染风险转嫁到周边国家和全球海洋生态,风险是无疑的,愤慨也是必然的。
但在愤慨的同时,我们不必恐慌,因为我们有信心和能力应对日本核污水排海带来的各种不确定性。严格的检验检疫措施和充足的物资保障,是战胜外来风险的两大保障。
以食盐为例,市面上出现不合理抢购苗头伊始,北京、广东等多地商务主管部门和行业专家迅速发声,强调食盐产能和储备充足,号召民众不信谣不传谣,按需购买理性购买。
不只是食盐,从海洋生态到食品安全,日本强行核污水排海的危害显而易见,民众的担忧理所当然。而解决民众的担忧,对外持续抗议严正交涉,对内一整套保障举措。
从生态底层,国家高度重视日本福岛核污水排海问题。2021年、2022年先后组织开展了我国管辖海域海洋辐射环境监测,摸清了相关海域海洋辐射环境的本底情况未见异常。目前,2023年度和后续有关监测工作持续加强,及时跟踪研判福岛核污水排海对我国海洋辐射环境可能的影响。
从食品尤其水产进口监管维度,海关总署决定自2023年8月24日起全面暂停进口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含食用水生动物)。而在市场监管部门的监督执法之下,民众只要在以后的消费中选择正规渠道,安全风险就会被控制在最低范畴。
更有底气的层面在于,得益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红利,无论自给自足还是调配进口源地,民众消费所涉及的食盐、水产等,我们已经有多元的渠道选择,合理的供给结构,充足的战略储备。
福岛核事故是迄今全球发生的最严重核事故之一,国际上没有以排海方式处理的先例,更缺乏经过科学和实践检验、确证“安全无害”的排海技术。日方以不科学的姿态危及全球人类,我们就要用科学的应对措施防范风险。
科学的最简单落脚点,无外乎判定哪些是必要的,哪些是不必要的。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加强海洋环境监测、提高商品鉴别能力,是必要的。而从信源不明的社交群“人云亦云跟风囤货”,是彻彻底底的不必要。
不要恐慌,除了盲目和浪费,恐慌还容易掉进又一个别有用心的陷阱。
北京商报评论员 张绪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