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让简单案件进入“快车道”,跑出司法办案“加速度”……这是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人民法院立案庭速裁团队开展民商事案件速裁工作,全力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建设的真实呈现。
“以最少的法官、最小的成本、最快的速度取得最好的法律效果,缓解‘案多人少’的突出矛盾,提高审判质效。”2021年,共和县人民法院在前期调研和借鉴江苏法院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审判工作实际成立共和县人民法院立案庭民商事速裁团队,集中审理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民商事案件,持续释放出简易程序,小额程小额诉讼程序的内在潜力。
记者了解到,速裁团队内设于立案庭,配置4名员额法官、4名法官助理、4名书记员和4名调解员,形成四个“四员一体”小团队。运行中,速裁团队不断优化配置,提升效率,形成“2222”架构,不断激发司法活力。
(相关资料图)
共和县域内有藏、回、撒拉等22个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70%,为切实保障少数民族当事人的诉讼权益,速裁团队内设的四个小团队中均有一名“双语”干警。“双语”干警以当事人听得懂的语言处理矛盾纠纷,拉近当事人与法院之间的距离,提升了办案效率。
共和县恰卜恰镇西台村村民陈某因为民间借贷纠纷,被同村村民秦某告上法庭。共和县法院立案后了解到,陈某因为维修车辆,向秦某借款5万元,双方约定时间期限为1年,利息5000元。因未在约定期限内还款,双方对簿公堂。在原本“剑拔弩张”的纠纷中,经过共和县法院速裁团队的介入,沟通协调,最终化干戈为玉帛,双方自愿达成协议,陈某付清欠款,这起纠纷在最快时间内得到解决。
“先前听周围的人说,只要进法院,整个过程最少得两个月,我也是急需要这笔钱,真没想到10天不到就解决了问题,也拿到了钱。”秦某感慨地说道。
同样,来自共和县沙珠玉乡珠玉村的俄某因为劳务纠纷,把潘某告上法庭。经速裁团队主持调解,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潘某在协议规定期限内一次性支付给拖欠俄某的劳务费。
用真心和真情化解纠纷,用责任和担当捍卫司法权威,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速裁团队在不断摸索中,逐步形成“三法”模式,彰显司法担当。
善做“减法”,不减权利——对审判程序、文书格式等方面做“减法”,首先在征得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对举证期限和答辩期间进行缩减,当事人到庭后表示不需要举证期限和答辩期间的,可立即开庭。同时,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并征得当事人同意,将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合并进行,或者在法庭调查阶段注重引导一方当事人对对方观点进行回应,不再严格分立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环节。此外,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对裁判文书进行简化,但速裁工作简化程序不减权利,提高效率不降标准,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善做“加法”,增加效能——速裁工作依托强有力诉服建设,在多元解纷、智慧法院等方面做“加法”。托村社、乡镇、行业调解员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案件调解,增加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力量。充分利用智慧法院相关设施、平台,优先使用电子诉讼平台进行调解、证据交换、询问、庭审、送达等诉讼环节,尽最大可能方便群众。
善做“乘法”,延伸服务——速裁团队紧跟时事热点问题、贯彻落实诉讼制度改革要求,不断加强速裁工作宣传,集思广益,守正创新,在全省率先建立《家庭教育建议书》随案发放制度,在全州发出第一份小额诉讼案件表格式裁判文书。同时加强巡回审判和法治宣讲,干警将“三进”工作与审判工作相结合,以点带面,实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目的。
统计数字显示,截止到2022年底,速裁团队受理案件1295件、审结1278件,结案率达98%以上,平均审理天数从先前的60天减少到现在25天。
“经过一年多的运行,速裁审判工作推进平稳,各项审判质效达到预期效果。”共和县人民法院院长徐明介绍,自2021年底共和县法院速裁工作团队成立以来,按照简案快审,繁案紧审的工作原则,优化团队人员配置,明确繁案简案的划分标准,系统改进方案机制以及程序先进机制,速裁团队呈现出办案数量多,办案效果好,无申诉信访案件的良好态势,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共和实际的民事案件速裁模式。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人民法院挂职副院长赵凯认为,一年来,共和县法院的速裁工作已经步入正轨,并形成了具有共和特色的速裁新模式,“作为一名援青干警,我有幸参与共和县法院速裁团队的组建合管理,希望共和县法院在青海高原跑出司法为民的加速度。”赵凯说。(记者 于瑞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