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在数字化生存的今天,由光纤编织而成的通信网络,是数字时代的“主动脉”,为千行百业的智能化转型输送着不可或缺的养分。其中,光纤连接器的端面质量直接影响通信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而传统检测方法受限于检测方法与图像处理算法,难以精准捕捉微观形貌细节,成为当下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一支来自中国计量大学光学与电子科技学院的本科生团队通过深入的实习调研与《光通信技术》课程学习,敏锐地捕捉到光纤连接器端面质量检测领域的技术发展现状。他们发现传统检测手段在面对微观形貌表征时显得力不从心。正是这种“从课堂到产业”的视角转换,让他们找到了创新突破的契机。
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学生团队自研出一套技术领先的光纤连接器端面检测设备,针对压电陶瓷的非线性位移导致光路干涉图像相位不均匀的情况,自主研发了双路动态校准与压电陶瓷步距实时校准模块,显著提升了设备的稳定性和测量重复性,将检测精度提高至90%,代替了传统的微位移旋转台,实现自动校准,并且该技术已经授权发明专利1项。
在算法层面,同学们勇于突破传统框架,提出了“超分辨率成像与干涉数据处理相结合”的技术路径,并融合了自动识别降噪与动态滤波复原技术。这一系列技术整合,不仅大幅提升了检测精度与速度,更能有效排除水渍、灰尘、油污等环境干扰,使端面细节的呈现更为清晰与直观。
该项目于2025年5月荣获浙江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级金奖,共获得2项发明专利授权、1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及3项软件著作权,另有10余项发明专利已进入公开阶段,展现了突出的创新价值与应用潜力。
从课堂知识到技术前沿,从发现问题到发明创造,这群学生凭借敏锐的洞察力、扎实的学科基础和勇于攻坚的科研精神,成功地将一个理论设想转化为具备实际应用价值的创新成果。他们的成长轨迹,生动诠释了当代大学生在科技自立自强道路上的创造力与实践力。(吴瑞鹏 闫婷婷)责任编辑:韩璐(EN0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