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据大公报报导,据渔农自然护理署资料,现时本港有26个鱼类养殖区,海域总面积约达209公顷,持牌经营者则约有913名,主要以家庭作业方式经营,平均面积约304平方米,去年的总产量约587吨,价值约6000万元。
为推动渔业发展,渔护署前年开始在东龙洲鱼类养殖区设立现代化的海产养殖示范场,为计划转型的渔民及有兴趣投身养殖业人士,提供营运设施,业界可透过渔业持续发展基金,接受培训及实习。
产能远高于传统鱼排
渔护署在海产养殖示范场引入新式钢铁桁架网箱,能按需要升上海面或半潜海中,因应香港水域环境设计,具有抗风、抗流、抗波浪能力,寿命可达25年。新技术可大大提升产能,以东龙洲的海产养殖示范场为例,有效养殖水体容积约1.1万立方米,每年可养殖300吨水产,产能远高于传统鱼排,为业界带来升级转型契机。
示范场引入现代化管理设备,有风力和太阳能发电系统,可实时监控、水质监测、自动投饵,对监察养殖鱼类和海产健康、应对台风等特殊情况均起重要作用。
据研究显示,示范场养殖的海鱼营养足、脂肪少,但Omega-3含量相若,生长速度、存活率都较在传统鱼排养殖好,原因是远离岸边,水流充足,能保持较佳水质。渔护署已计划增设黄竹角海、外塔门、大鹏湾和蒲台(东南)四区共约590公顷面积,水流较佳的开放水域为新的鱼类养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