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向往,他们来到中国;因为梦想,他们选择留下。当外国人“遇见中国”,究竟会碰撞出怎么样的火花?环球资讯广播特别策划“遇见中国”,听外国友人与中国的“对话”。
来自印度的维韦克·玛尼·特里帕蒂(Vivek Mani Tripathi)已经在中国待了12年,在中国攻读完硕士和博士学位的他,为什么选择继续在中国投身教育事业?他“遇见”了什么样的中国?又是什么促使他坚定地成为印中文化交流的推动者?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印度籍外教“遇见中国”的故事。
(相关资料图)
维韦克·玛尼·特里帕蒂来自印度北部比哈尔邦,目前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印地语。他的中文名字叫智辉,代表着智慧与光辉。
智辉:“在印地语里面,‘Vivek’就是‘智慧’的意思,但“慧”字在更多时候是用作女性的名字,所以我的中国老师给我起中文名字,把智慧的‘慧’改成‘辉’,叫‘智辉’”。
智辉最早对中国的印象,来自父亲口中唐代高僧玄奘的故事。“我爸爸在我小时候经常给我讲玄奘的故事,所以我对玄奘的故事很有兴趣。比哈尔邦有一座那烂陀寺,古代玄奘大师来印度到过的地方,在这边他学过梵文、印度文化,带回600多部经典回中国,翻译成中文。”
智辉在印度念大学期间(资料图)
从小就对中国有着浓厚兴趣的智辉在印度念大学时就选择了中文专业,随后更是来到中国继续攻读中文方向的硕士。
他笑着回忆道:“ 读本科生的时候选了中文这个科目,当时我爸爸有点不满意,因为我爸爸是梵文教授,所以他希望我也选择梵文这个科目。现在我学习了中文,在中国教印地语,我就跟爸爸说‘爸爸你看,当时你希望的我也来中国实现了,我还能推动印中文化交流’,现在我爸爸特别满意。”
智辉表示,自己也算是子承父业,从爷爷,到爸爸,再到他们这辈,几乎全家人都投身于教育事业。但在中国的经历,让他对“教师”这个身份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智辉:“我在读博士的时候,导师已经70多岁了,还担任校长职务,他特别忙。但是他用一支笔,一个字一个字地帮我修改论文,帮我修改了五六次。还有在广外教书的时候,当时印地语系的系主任给我一个建议,让我一定要爱我的学生,要因材施教。我一直记得。”
智辉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上课(资料图)
智辉总跟自己的学生们讲,印中两国同为文明古国,山水相连,文化交融,在历史、文化、民族等各个方面存在许多共通之处。通过不断交流和相互理解,双方的关系才会越来越密切。
智辉:“印地语里有一个词,包含两个意思,一个是‘中国人’的意思,第二个是‘白糖’的意思。公元7世纪的时候,红糖的制作方法从印度传到中国,中国人后面创造了比红糖更好的白糖。公元10世纪的时候,白糖又从中国传到印度,然后变成我们印度人生活中不能缺少的部分。印度人不能没有白糖,就像是印度离不开中国。”
也因此,智辉有了更为强烈的使命感。他曾在印度多所知名学校演讲印地语的教育与发展、印中关系等,为的就是推动印中文化交流,让印度人了解中国这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国家。他也期待更多印度青年到中国走走看看,了解更真实的中国。
智辉在上海合作组织首届媒体峰会上发言(资料图)
智辉:“以前我们的印度学生们,他们盲目地去欧美国家学习医学,但是现在有23000多名印度学生在中国学习医学。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到中国,了解真实的中国文化,就会明白中国人多么尊重我们。”
智辉表示,语言对于促进文化交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他愿意一直在中国教授印地语、鼓励更多印中年轻人互相学习对方语言的原因。
智辉:“所以我们现在应该多向我们祖先学习,多学习相互的语言,了解相互的文化。中国和印度的历史那么丰富,我们的文化交流那么丰富,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我们应该相互了解,相互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