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文明乐陵·周末有戏”小戏小剧展演在德州乐陵市朱集镇小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温情上演。“家门前演出就是方便,搬个小马扎就能看。”“这些小戏小剧讲的都是身边事,一听就明白该怎么做。”村民们一边观看,一边热烈讨论,在欢声笑语中感受到文明新风的拂面温暖。
今年以来,乐陵市坚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深入开展移风易俗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广泛开展移风易俗主题宣传,引导广大群众自觉抵制大操大办、恶俗婚闹等陋习,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新风尚。如今,红白事比排场少了,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多了,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日益深入人心。
文艺浸润,文明新风“声”入人心
近日,在郭家街道郭家村、云红街道小李村等村(社区),乐陵市“文化惠民 一村一场戏”接连上演,《婆婆也是妈》《咱村移风易俗潮》等节目赢得群众阵阵掌声和喝彩声。乐陵市委宣传部工作人员陈志博介绍:“我们推动优质文化资源下沉,让村民在家门口欣赏演出,同时在节目中融入移风易俗内容,让大家在娱乐中认识陈规陋习的危害。”
“文明乐陵·周末有戏”“文化惠民 一村一场戏”系列活动仅是乐陵市文艺助推移风易俗的一个缩影。2025年,乐陵市将原有市区文化展演搬到群众家门口,节目由市级专业团队与群众志愿团队共同呈现,巧妙融入移风易俗等宣传内容,为全市群众奉上丰盛的“文化大餐”。
“自从在‘文明乐陵’视频号刷到那些移风易俗小剧,我就被吸引住了,内容有意思,讲得也在理。”乐陵市市中街道安居社区居民张桂香笑着说。
2024年9月起,乐陵市立足“新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等问题,整合各相关部门单位、乡镇(街道)以及社会资源,拍摄制作了《移风易俗我来说》系列微短剧,让移风易俗“入脑入心”。其中,由花园镇策划拍摄的《移风易俗我来说——喜事新办好处多》情景剧引发强烈反响,视频播放量已破万。
截至目前,全市已开展移风易俗展演160余场,累计创作《移风易俗就是好》《让彩礼归于礼》等小戏小剧50余部。
婚俗革新,简约新风“吹”遍城乡
“用公交婚车接亲,有亲朋好友的全程陪伴,氛围轻松还环保,而且整车都按照我们的要求进行定制设计,既温馨又浪漫。”日前,刚刚举办完婚礼的乐陵市胡家街道新郎彭坤高兴地说。
近年来,乐陵市积极推行婚俗新风改革,创新推出的公交婚车服务,不仅契合年轻人对个性与浪漫的追求,也践行了绿色节俭的文明理念。
新风尚的背后,是群众婚庆观念的悄然转变。“以前办喜事要‘面子’排场大,现在我们明白,幸福不是攀比出来的。”郑店镇新郎康天荣感慨地说。在他的婚礼前,郑店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管区干部、红白理事会成员,上门送上定制新婚祝福礼包,讲解文明婚俗,引导抵制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陋习。
近年来,乐陵市强化村红白理事会职能,采用“婚前上门+婚礼服务”的工作模式。婚前红白理事会成员主动走访新人家庭,上门祝贺并宣传文明婚俗新理念。婚礼当日,村干部和红白理事会成员到场服务,确保婚礼有序进行,推动文明婚俗礼仪规范落实。西段乡也为辖区内准备举行婚礼的新人准备“移风易俗新婚大礼包”,内含倡议书、喜糖、文明实践文创产品等,让新婚之喜更添文明韵味。
全民参与,文明答卷“写”满幸福
近日,在乐陵市市中街道南鑫社区幸福市集,一场以“移风易俗”为主题的盲盒答题活动吸引了众多居民参与,大家随机抽题、踊跃作答,答对即可赢奖。
“过去办白事讲究排场,大操大办才算尽孝。现在懂了,生前多陪伴、多关心才是真孝顺!”居民王春岭在成功答对题目后感慨道。
乐陵市移风易俗工作不仅注重创新形式,更在激发群众参与热情上下功夫。在杨安镇堤北董村,干部群众共同商议红白事操办标准并纳入村规民约。丁坞镇建设“一网通管”数智赋能平台,开启“移风易俗”云端服务新模式,依托村级线上议事会,打破地域限制,广泛吸引各村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在外能人等参与村规民约大讨论,让村规民约紧跟时代、紧扣民心。
据悉,乐陵市深入开展“移风易俗逐村推,村规民约群众定”大讨论,通过村级座谈、入户问卷、线上征集等方式广纳民意,让群众成为村规民约的制定者与执行者。目前,全市所有行政村均已制定村规民约并推动落实。
今年以来,乐陵市还按照“宣讲+培训+指导”模式,深入全市16个乡镇(街道)开展移风易俗专题培训,通过典型案例阐释陋习危害,倡导文明新风。截至目前,已开展培训16场,培训红白理事会成员1300多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