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读
天天速看:“成绩单”背后的“稳”与“进”
发布时间:2023-01-20 08:04:03 文章来源:新华网

1月19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省统计局通报了2022年全省经济运行情况。去年,我省经济顶住了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运行,主要指标增长快于全国、长三角靠前。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我省全年生产总值4504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5%。

产业“组合拳”打法高效


(相关资料图)

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去年以来,我省打好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组合拳”,农业、工业稳定增长,服务业保持恢复,体现了稳中有进的特点。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513.7亿元,增长4%;第二产业增加值18588亿元,增长5.1%;第三产业增加值22943.3亿元,增长2.2%。

去年,全省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0971.4万亩,比上年增加7万亩;粮食产量820亿斤,居全国第4位,增加2.5亿斤,实现“十九连丰”;油菜籽播种面积增长5.4%,产量增长5.8%。蔬菜播种面积增长2.5%,产量增长3.7%。

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尤其是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占比提升。据统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1%,比全国高2.5个百分点。值得关注的是,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3%;工业新产品中,光纤产量增长23.6倍,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分别增长67.5%、33.6%。

虽受疫情冲击,但服务业仍在持续恢复,新兴服务业发展迅速。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2.2%。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6%,金融业增长7.5%。

投资增速,是全省去年经济运行数据中一大亮点。数据显示,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9%,比全国高3.9个百分点。制造业、高技术产业投资增势尤为强劲,均超两位数。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21.5%,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7.6%。

“安徽去年投资运行情况可以概括为3个字:‘升’‘优’‘多’。”省统计局党组成员、总统计师过劲松分析说,“升”是指增速回升。尽管投资增速上半年高开低走、7月份触底,但8月份、9月份持续回升,前三季度增长8.8%,全年增长9%;“优”是指结构持续优化。装备制造业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由上年的14.1%提升到17.2%,高技术产业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由上年的8.5%提升到10.8%;“多”则是新开工项目增多。2022年新开工项目比上年增加4000多个,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56.2%,完成投资增长46.4%,高出全部投资37.4个百分点。

过劲松表示,目前,支持投资稳定恢复的积极因素不断累积,一批重大项目有序部署推进,各地项目储备较为充裕,新开工项目较多,为全省投资增长提供稳定支撑,预计2023年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稳中有进逐季向好

结构趋优后劲增强

去年安徽经济运行有哪些特点?“稳中有进、逐季向好,是2022年安徽经济运行的一个显著特点。总体上看,三季度好于二季度、四季度好于三季度。”过劲松说,全年生产总值增长3.5%,分别比前三季度、上半年加快0.2个、0.5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1%,分别比前三季度、上半年加快0.3个、0.5个百分点。

经济发展不能仅仅体现在“快不快”,还要反映在结构“优不优”。去年全省经济运行数据显示,全省经济结构持续优化。

以工业为例,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由上年的33.8%、13.6%提高到35.2%、14.2%。汽车制造、光伏、电子信息等优势行业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50%;在服务业方面,研发与设计服务、电子商务支持服务、商务服务、人力资源管理等生产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均超过20%;在固定资产投资领域,制造业投资额占全部投资的比重由上年的27.2%提高到30.3%,技改投资占比由17.2%提高到19.1%。

经济增长的后劲在持续增强。数据显示,去年,我省大项目好项目增多,全年新开工50亿元以上项目78个、同比增加63个,其中百亿元以上项目16个、同比增加12个。制造业50亿元以上项目56个、同比增加51个,其中百亿元以上项目10个、增加8个。

同时,规模企业在增加,全年新增“四上”企业8815户,年末突破5万户、达50423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2万户、达20565户,当年新增3036户、创历史新高。

从金融来看,制造业贷款快速增长。去年11月末,全省制造业贷款余额增长29.6%,其中新增制造业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的比重由上年9.5%提高到16.9%。

在经济持续恢复的同时,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就业状况逐步改善,城镇新增就业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2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降至5.5%以下。在就业带动下,居民收入保持增长,且快于经济增速。

民生保障有力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

宏观经济数据出炉的同时,一些事关民计民生的数据也随之公布,如物价、就业、收入等。其中,我省全年城镇新增就业69万人,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745元,比上年名义增长6%,比全国高1个百分点。

普通老百姓对收入增长话题十分关注。如何看待和理解收入增长的数据?下阶段居民收入形势怎么样?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总统计师童晓莉认为,在多重不确定因素交织共振影响之下,全省居民收入增速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从全国来看,2022年,我省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745元,居全国第14位;同比增长6%,增速居全国第7位。从中部六省范围看,我省城市、农村居民收入分列第2位、第3位;从长三角范围看,我省城市、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分列第1位、第2位。

童晓莉表示,从城乡协调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持续缩小。我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2017年的2.48∶1下降到2022年的2.31∶1,优于全国平均水平2.45∶1。

安徽人的收入来自哪些方面?“收入结构调整优化,我省常住居民4项收入齐头并进。”童晓莉分析说,工资性收入增长6.2%,经营净收入增长5.8%,财产净收入增长6.5%,转移净收入增长5.4%。工资性收入占比五成,增长速度略高于居民收入增速,继续发挥收入增长的“稳定器”作用;财产净收入增速较快,成为拉动增长的“潜力股”。对比5年前,财产和转移净收入占比增加,说明我省居民收入渠道不断拓宽,收入分配政策更加惠及低收入群体。

谈及今年居民收入增速形势,童晓莉认为,一方面,居民增收仍然面临较大压力,不确定性因素复杂多变;另一方面,居民收入增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

“今年,随着全省社会经济发展稳健恢复,政策纾困对改善企业生产经营环境的强力保障,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行动计划落地见效,就业优先政策不断巩固,这些因素都将为我省居民持续增收提供有力支撑。”童晓莉说。(记者 王弘毅)

11.jpg

天天速看:“成绩单”背后的“稳”与“进”

全球滚动:新春走基层|听街头临工说新春盼头

全球报道:韩媒:韩国首尔“放大招”为育儿减负,爷爷奶奶带娃、政府来发“工资”

前沿热点:新春走基层|冬阳照河清——黄河干流甘肃段走访见闻

新春走基层丨呼和浩特:“玉兔”迎春年味浓

“彩云之南心动无限”十大主题产品即将上线

柳梧铁路项目工程建设火热奋进

【天天热闻】打卡国潮街区 体验古风唐韵

同比增长4.3% 2022年陕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772.68亿元

全球播报:黄山人 黄山情

今日热文:中国金茂(00817.HK)1月19日收盘涨2.82%,主力资金净流入208.52万港元

广西开出新年首趟中越年货班列

世界观点:新春走基层|Vlog:小小芦蒿绘出乡村振兴大画卷

世界快讯:贵铁警方强化站车线专项整治护航平安春运

贵州34个新冠药品临时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全额报销

【环球报资讯】新春走基层|传统年货发挥抗疫新作用 小金桔节前走俏

天天百事通!新春走基层丨乘警熊平章的第39个春运陕西频道

速递!云南勐绿高速公路坡脚隧道右幅顺利贯通

环球观热点:春节将至年味浓

胡昌升当选甘肃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任振鹤当选甘肃省省长

【世界独家】胡昌升当选甘肃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任振鹤当选甘肃省省长

信息:首创证券1月19日快速上涨

环球报道:贵州工业多策发力巩固回升向好势头

天天关注:2023年春节云南各地推出文化大餐

新华全媒+|返乡大学生“销出”甜蜜新生活

微视频|严寒下的航班守护者——走近深夜里的飞机“除冰师”

每日观察!石家庄交警开展酒驾醉驾集中统一行动

轨道公安提醒:出行时保管好个人物品

Q萌可爱!云南蒙自城市IP吉祥物表情包上线!

微速讯:云南永胜:年味浓浓迎新春!

食品网络电视台 | 大众经济网 | 廊坊新闻网 | 魅力中国网 | 中国财讯网 | 中国食品网络电视台 | 新选择原创 | 生活新报 | 现代青年网 | 参考经济网 | 华夏财富网 | 瑞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