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于热带雨林,追踪、观测野生亚洲象,及时作出各类安全预警,在人象之间构筑起安全网……这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野象谷亚洲象观测保护小组副组长李富明及其所在团队每天的工作内容。而每年的新春佳节,也是这个团队最为繁忙的时候,他们无法与家人一起过年,但他们的“老朋友”——野象们都纷纷在此聚集,赴一年一度之约。
大年初一“我”在岗
(相关资料图)
在与亚洲象打交道的10余年中,李富明对常年活动于野象谷周边的野生亚洲象了如指掌,说起它们就像说起多年的“老友”。也正是因为李富明和其团队的努力,对经常出现在野象谷周边的野生亚洲象个体进行识别,采集图片、视频,为亚洲象科研事业积累了宝贵的资料。
通过年复一年的观察,他们发现每年新春佳节不仅是人团圆的日子,也是野象们“团圆”的日子。春节前后它们会在野象谷聚集,李富明和同事们也总是打趣,“它们都是回来‘开年会’的”。其实因季节与野象发情期的影响,每年12月至次年4月都是野象谷野象出没的高峰期,出没频率较平时更高,野象家族会在此聚会,独自活动的公象也会在象群中寻找配偶。
正因如此,李富明所在的亚洲象观测保护小组会变得尤为忙碌,他们不仅要精准判断亚洲象出没的时间、地点,还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交通疏导、游客疏散工作,既要保障亚洲象安全过公路、在景区内安全活动,还要保障游客安全观象、过往车辆安全通过。
“每年春节,我们都会坚守在岗位上。虽然不能回家和家人团聚,但是能守护人象平安,我觉得非常自豪。”李富明说。
一年一度的“老友”相聚
2005年6月,亚洲象观测保护小组正式成立,首批成员仅4名,李富明便是其中一员。他是看着国际顶流“小短鼻”长大的人,也见证、参与了“然然”“昆六”等亚洲象的救助,与“大噜包”“大缺耳朵”“小缺耳朵”等家族以及“大排牙”“秋识”等公象相识。
虽然每年新春佳节,他的工作会变得尤为忙碌,但李富明也很期待与许多“老友”一年一度的相见,特别是那些独自活动的公象,它们一年中可能只有这段时间会在野象谷现身。威风凛凛的象王“大排牙”令人想一睹其风采,脾气暴躁的“竹笋牙”是观测员们重点监测的对象,如果能见到神秘的“秋识”也会让李富明和同事们感到惊喜……
在对岗位的坚守中,李富明与这些野生亚洲象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与它们一起过年,也不失为一种乐趣。2022年,李富明获得了西双版纳州“第二届亚洲象最美守护者”称号。
据了解,为了保障人象安全,西双版纳野象谷修建了高空观象栈道和索道,让游客与野象保持安全距离的同时,通过高空游览模式观看它们。目前,有80多头野象在野象谷周边活动,1月12日,在野象谷高空巡护观象栈道边集中出没的野象达60多头,据观测信息,部分野象还在陆续往野象谷方向迁移,常年在野象谷出没的野象共有100多头。(完)(康静 柴静 徐华陵)